十八大以来,中国反腐战果显著,120多名省军级以上高官落马,这些战果不仅得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普遍称赞,也得到世界共同认可。对于如此明显的反腐战果,也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说,中共的反腐,不过是权宜之计;也有人讲,反腐是中共党内的权力斗争和权力更替的表现;还有人认为,反腐会陷入无穷循环的陷阱等。
我认为,中国的反腐不是权力斗争,上述陈旧的反腐观点,既为中外历史党争的有色眼镜所困,也有对中共性质、宗旨和初级阶段使命的不了解。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反腐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
从我党的性质来看,反腐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我党无论是执掌区域政权时杀了黄克功,还是执掌全国政权初期枪毙了刘青山、张子善;无论是进入新世纪处死了6名省部级及以上的腐败高官,还是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取得的成效,都表明,中共建党九十多年,也是反腐倡廉的九十多年。坚定不移反腐败,是我党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党章》总纲的第一句,就对中共的性质有明确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否保持先进性,是中共能够长期合法执政的首要条件。2009年9月,中共召开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有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话:“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六年前就提出的这四个“不等于”,是中央高层对于先进性的深刻认识。因此,尽管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取得如此明显的成效,但是中央的态度可用一句话概括——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正是对腐败破坏先进性的深刻认识,反腐败不是某个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我党永葆先进性的长久之策。
前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用开放倒逼改革、用农村改革倒逼城市改革、用经济特区改革倒逼全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三个倒逼,解放了生产力,中国很快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也面临很多需要突破的关口,反腐败因其共识度最高、支持度最广、口子最小、见效最快而成为攻关破局的首选。
中国的反腐败是腐败与反腐败力量的殊死斗争,但不是权力斗争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唯一宗旨。而腐败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侵吞和伤害,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水火不容。性质先进,只是具备了执政的可能,宗旨做到了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实现执政。放任腐败,不仅与我党的宗旨严重相违,还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因此,党的宗旨决定我们党必须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有人将国外多党制国家执政党与在野党的权力斗争和权力更替中的表现,沿用于中共党内,或者是出于无知的看不懂,或者是别有用心地泼污水。中国的反腐败不是权力斗争,但并不等于反腐败不是一场斗争。它是腐败与反腐败力量的殊死斗争,是保持性质先进、捍卫宗旨的激烈斗争,是中共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前不久,习近平在访美期间发表演讲,用了近两分钟时间谈及反腐,希望中国反腐追逃得到美国的支持和配合,让腐败分子在海外永无避税避罪天堂。并明确表示,中国的反腐败,是顺应人民要求的,这其中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
中国的反腐不会陷入无穷循环的陷阱,必将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新一届中央领导既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也不是仅仅着眼于本届任务开展反腐败斗争,而是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2013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下定了反腐的决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014年1月,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了反腐的目标——“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2015年1月,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明了由赢得时间到赢得空间的方向,作出了由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的战略规划——“制度治党”、“重构政治生态”。
在近三年的反腐败斗争中,在最高层既没有因权力更替而出现拉帮结派,也没有出现所谓的权力斗争和权力交易。中国的反腐败,不会满足于只查违纪违法案件,不会停留在“当前以治标为主”的阶段。它会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着力解决两极分化;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战略动力,着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战略纲领,着力落实依宪治国;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关键,着力突出制度治党的严密性。
中国的反腐不会继续沿用“苏联模式”走老路,也不会全盘西化走邪路,而会在中央正确的反腐战术动作、战役指挥、战略方针下,通过先行先试,坚持突破在地方,规范在中央,率先在局部地区由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由权力治党转向“制度治党”,从而“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重构政治生态”。因此,中国的反腐,不会陷入无穷循环的陷阱,必将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作者为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
【来源:2015年11月23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