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文姬)昨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承办的第五部《反腐倡廉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指出,九成以上领导干部认可现在惩治腐败的力度,六成领导干部认为腐败得到了有效遏制。撤职、免职、开除等处分显示问责不是“隔靴搔痒”,而是“动真格”、触到“痛点”,让党员干部不敢轻松躺在权力上“睡大觉”。
然而,目前一些国企既存在收受贿赂、贪污挪用等传统直接的腐败,也存在关联交易、利益输送、内外勾结套取国有资产行为,海外投资风险防范和监控难度较大。同时,利用中介和社会组织腐败等新现象冒头,“无官无职”的人也可能会雁过拔毛“捞外快”。
蓝皮书建议,利用财务云技术,实现审计、财务、纪检等“多双眼睛”24小时实时监控。在公务员中建立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薪酬体系。
坚持“开前门”,保证工资收入足以保障公务员体面尊严地生活,严肃处理“小金库”。此外,完善法律和制度规定,从金额大小、收送对象关系等方面明确界定“礼”和“贿”。
调查:六成领导干部认为腐败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的问卷调查显示,94.7%的普通干部、89.6%的企业管理人员、92.5%的专业人员认为党和政府惩治和预防腐败“非常坚决”或“比较坚决”,比2014年均有所上升。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5》调查显示,2015年全面从严治党挂上“高速挡”,“两个责任”硬肩实扛,猛力打“虎”灭“蝇”态势未变,问责追责力度切实加强,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改革务实深入推进,全面反腐败信心指数继续上涨,党风政风民风进一步醇化,腐败蔓延态势开始得到强力遏制。
蓝皮书指出,2015年是“问责年”绝非虚言,各地“问责单”逐渐增多,因“两个责任”落实不力而被问责的领导干部频频被晒出。群众见证了问责呈具体化发展的态势,“板子”打到具体单位、具体的事、具体的人身上。有权就要有责,用权就要担当,向失职渎职问责,对违纪违法行为追责,不仅问责严重不作为的党委主要领导,同时也追究不认真履责的纪委干部,问责举措让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不再“虚转”。
据调查,60.5%的领导干部、54.6%的普通干部认为十八大以来“腐败总体上得到有效遏制”。
蓝皮书提到,撤职、免职、开除等处分显示问责不是“隔靴搔痒”,而是“动真格”、触到“痛点”,让党员干部神经绷紧,振作“认真”,不敢轻松躺在权力上“睡大觉”,“睁只眼闭只眼”的现象大大减少。
蓝皮书指出,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发信号、打招呼、提要求、曝典型,每节必盯、严防死守成为重要经验,党员干部自律自觉,群众参与监督积极性上升,署实名举报数量增多,智能手机让人人有了当“无冕之王”的机会。
纪检监察网站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官方与民间互动正在织造无形无缝的大网,让“四风”无处藏身、无处遁形。人情交往中的“无奈”随份子现象逐步减少,陈规陋习已开始改变。群众“人情费”支出有所下降,干部群众吃喝负担已卸除,宴席规模在“减肥瘦身”,餐桌剩菜在减少。公私开始分明,清风正气在上扬,歪风邪气被“扫地出门”。
问题:监督存盲点 “无官无职”的人可能雁过拔毛
蓝皮书指出,从中央到地方巡视组反馈的“体检表”可看出,一些国有企业既存在收受贿赂、贪污挪用等传统直接的腐败,也存在关联交易、利益输送、内外勾结套取国有资产行为,以及通过资本运作套取国有股份等隐蔽复杂的腐败样式。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亲属违规办企业,第三方业务占比过高引发利益输送,特定关系人利用领导人员职权牟利,出现了“寄生性”、“家族式”利益共同体。
有的国企违规用人,“近亲繁殖”土壤较厚,任人唯亲、搞“小圈子”导致“链条性腐败”频发。国有海外公司和工程项目监督存在诸多困难,海外投资风险防范和监控难度较大。个别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弱化,强调企业特殊化,忽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人员主体责任意识淡薄,纪检监察机构监督乏力,“当好人”现象依然存在,公款打高尔夫球、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不严格实行退休制度等问题仍时有发生。
此外,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和公共资源领域还是腐败问题发生的“重灾区”,尤其是从多个部门和系统分流出的专项资金经常出现“跑冒滴漏”现象,贪占克扣、截留挪用、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问题较多。现实中的监督仍存在不少盲点,有些岗位和人员未受到足够关注。
办事求人的地方较多,靠“打点”“融通”现象普遍,吃拿卡要从公共机构扩散到私营机构,通过影响立法、部门决策谋取利益,利用中介和社会组织腐败等新现象冒头,“无官无职”的人也可能会雁过拔毛“捞外快”。官办、半官办、官民合办的“红顶中介”与少数党政机关干部藕断丝连,关系暧昧。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项目取消了,但中介却设有前置性条件,要求服务对象必须购买的服务种类依旧花样繁多。
建议:建立浮动薪酬体系 为公务员“开前门”
蓝皮书建议,加强国有企业采购监管力度,探索将国有企业采购纳入政府采购。利用财务云技术,实现审计、财务、纪检等“多双眼睛”24小时实时监控明细账、发票、合同、审批文件等资料,尤其加大对分公司、境外分支机构的监督,有效监控腐败风险。加强国企重要领域和关键岗位人员诚信管理,要求申报个人有关重要事项并进行抽审。
严格第三方业务监管,斩断利益输送的链条。加强国有企业高管和重要岗位人员及其配偶子女移民、出国、投资管理,“裸官”担任国企高管需报请批准。加大重点领域和重要岗位人员交流力度,对财务、审计、法务部门主管实行委派管理。
国企人员要主动抵制商业贿赂,在并购、交易等商业合同中增加反腐败条款,对有腐败记录的商业伙伴设立交易限制条件。
严格按照巡视要求认真整改,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紧盯公款消费、公款旅游、公款吃喝、违规用人、不严格实行退休制度等易犯的“老毛病”。
此外,完善薪酬调查评估体系,参照企事业人员收入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公务员中建立与业绩挂钩的浮动薪酬体系。坚持“开前门”,保证工资收入足以保障公务员体面尊严地生活,坚决“关后门”、“闭斜门”,严肃处理“小金库”、违规发放津补贴及其他违纪违法行为。
【来源:2016年1月6日《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