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第七届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
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之际,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烈氛围中,2021年12月19日,由我院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国际文化交流系承办的“数字时代与戏曲传播——第七届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在学院综合楼三层报告厅举行。本届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高校、企业、媒体、智库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戏曲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研讨会开幕式由国际文化交流系主任于建刚主持。他谈到,本次研讨会确定“数字时代与戏曲传播”主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数字、数字化、数字技术、数字时代等关键词日益频繁地出现,“数字”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签之一,并且必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二是戏曲传播面临着更多的新任务,面对着更多的新挑战,也迎来了更多的新机遇。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戏曲传播,需要将数字技术转化为传播平台、传播媒介、传播手段;要用创新观念指导戏曲传播的发展,用共享观念实现戏曲传播效果的提升,用共生观念推动戏曲艺术与世界戏剧艺术的交流与对话。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作开幕致辞。他指出,本届研讨会的举办,正值习近平总书记给学院师生重要回信一周年和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闭幕之际,大家共同重温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共同深入学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望新时代戏曲艺术传承发展与传播交流的美好前景十分必要,也十分应景。戏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伴随中国戏曲艺术生命过程的永恒课题,是中华文化建设中浓墨重彩的篇章。“数字时代与戏曲传播”是新时代戏曲传播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新技术、新媒介的出现催生了文艺表达的新方式、新空间,也为以戏曲艺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带来更多新的可能。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达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同时,也需观照媒介革新和数字空间的不断延展,为戏曲的传播发展带来更多挑战。如何在“口传心授”与“数字网络”的时空交错中完成传承勾连;如何在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教学特征、传承特征中寻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都是值得深入研讨的话题。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海外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主任段周武在开幕致辞中提到,身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加强文化传播,早已是其工作使命,如何加强文化艺术的国际传播能力,成为了新时代面临的一个全新命题。戏曲文化传播是这一主题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时代为戏曲文化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际传播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世纪工程,是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国际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产生的。如何破解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时代命题,首先需要重点解决好“为谁讲,讲什么,怎样讲”这三项基本课题,需要搞懂弄清受众对象、故事内容和讲述方法。在国家形象展示方面,作为文化工作者,应该把重点和精力放在中华文化形象的国际传播方向上。提升戏曲文化的国际传播力,需要从三个方面发力,即积极搭建国际性戏曲传播平台,加强融通中外的戏曲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通过多元合作,提升戏曲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用数字化、高科技手段为戏曲传播赋能。
在随后的主题发言中,各位专家学者就数字时代戏曲传播的新理念、新做法、新渠道、新业态等分别阐述各自的观察与思考。主题发言环节分别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党委副书记、编审陈秋淮,国际文化交流系副教授胡娜和青年教师宋之歌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会长金元浦在《数字科技背景下文创文旅演艺的高质量新发展》的发言中,以“元宇宙”为先导,以案例为分析对象,认为在数字科技发展的背景下,要实现文旅文创演艺的数字化、语境化、场景化、沉浸化,关注现实,关注实践。
北京演艺集团总经理王珏在《一部传统戏曲的数字之旅》发言中,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中国戏曲与数字时代的相遇,如何顺“数”而动,缘“数”而上,认为要拓展渠道、创新内容,注重戏曲文化内涵的传播,实现传统与时尚联系、传播与技术融合。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在《数字时代与戏曲传播》的发言中结合大量案例探讨了信息时代数字化背景下传播媒介与戏曲发展的全过程,认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观演互动、人际关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胡钰教授在《以文创理念推动戏曲文化传播》中谈到,当代戏曲的传播要把握时代特征,与文化科技融合,与文创产业结合,以跨界融合的视角来推动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
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以《戏曲演员如何理解技术和戏曲传播的结合》为题目,结合自身的传播实践,分析了数字时代对戏曲艺术的影响,认为内容的生产者要以终为始,对戏曲艺术始终保持深入挖掘的探寻之举与敬畏之心。
网易副总裁胡志鹏在《优秀的文化会在世界上存在不同的分身》的发言中,以网游《逆水寒》为例,分析了数字时代文化的区域传播,以游戏为载体,打造沉浸感的戏曲体验,以推动中华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播。
中国网中国演艺频道运营负责人程弘在《守正与创新——中华戏曲传播的必由之路》中指出,要推动戏曲艺术在当代的有效传播,而传播的关键在“守正”和“创新”,“守正”在于不忘戏曲之本,保证内容的正向性;“创新”在于要针对不同的受众实现“造”“教”“给”。
四川省川剧院展览演出部主任白中华在《传统戏曲的跨界融入与传播》的发言中以法式川剧《镜花缘》、游戏川剧《戏梦江湖》为例分析了戏曲如何实现跨界与融入,认为要推动戏曲艺术发展更加现代化、更具魅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孙红侠在《舞台形象与数字视觉》中结合戏曲电影《白蛇传·情》,分析了数字时代给戏曲行业带来的新契机,为戏曲传播带来的新挑战,她认为,戏曲表演艺术要顺应数字化的时代背景,实现舞台形象与数字视觉的接受与转换。
中国华录集团市场部(筹)市场总监、易华录文化大数据研究所所长王瑞津在《数字化背景下基于戏曲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实践的三点思考》发言中认为,要聚焦数字化保护,通过数字技术助力戏曲传播,推动戏曲的产业化表达,以展现戏曲艺术的多元美感。
广州道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坤坤在《戏曲的市场化实践及展望》的发言中以“梨园行”APP为例,分析了如何实现戏曲艺术的市场化,戏曲版权的产业化,戏曲与互联网综合化人才的培养等数字时代戏曲艺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文促会戏曲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网文化传播中心副总经理张诺通过《互联网助力戏曲传播探索之路》,分享了戏曲院团市场开拓的三个维度,即戏曲与新媒体的融合、戏曲直播运营人员的个人分享以及戏曲自身的文化特色。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电影《白蛇传·情》舞美设计李金辉通过《以“歌舞演故事”的电影视觉美学》的发言,谈到了中国戏曲歌舞电影复兴,要树立独特的电影视觉语言体系,将戏曲与电影更好地结合起来,构建符合中国人审美的视觉美学体系。
“一棵小葱”组合代表周明聪以《在数字时代把戏曲做得更好》为题谈到,数字时代戏腔歌曲蓬勃发展,戏曲能够以一种更为年轻化、更便于理解的形式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作为一名国戏音乐人,要坚持不断学习与探索创新,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研讨会最后,于建刚用四个关键词总结了本次研讨会的特点。第一是跨界,蕴涵内容的跨界、平台的跨界和技术的跨界,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们的多元身份也体现了教育、行业、平台及资本的跨界。第二是开放,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开放、内容的开放和观点的开放层面。第三是聚焦,聚焦“戏曲+数字”“数字+戏曲”分别会给各界产生何种化学反应。第四是务实,务问题之实,务实干之实,用问题意识激发戏曲传播研究,用实干精神推动戏曲传播路径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