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中国弓弦艺术节“四海弦风”胡琴名家专场音乐会隆重上演
12月20日下午,“四海弦风”胡琴名家专场音乐会在国家博物馆剧场隆重上演。本场音乐会是“2020北京·中国弓弦艺术节”系列活动中的第三场专场音乐会,各位胡琴名家与新生代优秀的胡琴演奏家们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筵。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单威,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院长尹晓东、纪委书记蒋澄瑛,北京民族乐团党委书记贺丽佳莅临了本次音乐会。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正值中国戏曲学院70周年华诞,在建校70周年之际,本届弓弦艺术节以“戏乐共生·交辉共荣”为主题,举办了以戏曲主弦传承体验等内容为主的专题讲座;以戏乐共生与传承中弓弦人才的培养、胡琴艺术与历史发展等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与研讨会;以及具有特色的胡琴文物品鉴等系列活动,其中,具有“国戏品牌”意义的戏曲多剧种音乐表演人才成果展示专场音乐会,将成为亮点之一。相信本届弓弦艺术节定会精彩纷呈,也希望各位同仁、学生和远道而来的艺术家们,能够在此一抒胸襟,尽展风采,呈现中国民族弓弦艺术的多彩乐风。
音乐会以胡琴齐奏《桃花坞》拉开序幕。这首作品是青年作曲家李渊清于2019年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二胡作品,乐曲中融入了苏州评弹元素,展现出桃花坞街市上热闹与安静时不同的美好。乐曲由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二胡比赛金奖及中国新作品演奏奖得主马可以及近年来在海内外和全国专业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学子黄晓晴、张雯迪、谭欣、张钟云、朱宏博、董涵伊共同呈现,轻快而又闲逸的旋律与演奏者们娴熟的演奏相得益彰,给人以美妙舒适的视听感受。
第二首作品是取材于安徽黄梅戏音乐素材的乐曲《黄梅戏变奏曲》,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二胡演奏家周维先生创作,青年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刘卓夫编配。乐曲取材于安徽黄梅戏中的著名唱段《天女散花》《女驸马》《天仙配》,二胡的演奏既可抒情优美,又能气势恢宏,周维先生在演奏中还使用了模仿的手法表现了戏曲中的锣鼓经,使乐曲别有情趣。
第三首乐曲是一首软弓京胡的独奏作品《花乡鸟语》,由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胡化山先生演奏。演奏家以软弓京胡独特的演奏技法描摹鸟语虫鸣,将春天万物复苏的大自然的声响模仿的惟妙惟肖,得到观众们的喜爱和热烈掌声。
接下来的两首乐曲是以胡琴演奏的戏曲声腔作品,两首乐曲分别是以低音二胡演奏的传统京剧唱段《珠帘寨》和以二胡演奏的粤剧唱段《昭君出塞》。由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教授汝艺担任胡琴主奏,上海音乐学院扬琴专业副教授应皓同以及中国戏曲学院京剧小乐队担任伴奏。在乐曲《珠帘寨》中,演奏者使用低音二胡演奏,音色委婉深沉,响亮浑厚,加之左手的按、压、滑、揉和右手的粘、带、甩、顿等独特的演奏技术,使乐曲更加富有精神气质和韵味;在《昭君出塞》的演奏中,演奏家通过二胡特有的韵味和手法,将红线女甜美委婉,细腻感人的音乐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乐曲的演奏也获得了观众的热情喝彩。
上半场的最后一首乐曲是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曲牌《线腔曲牌》。这首乐曲是以合阳线戏的配乐为基础提炼整合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曲牌,由王坤担任皮弦胡主奏,以鼓、马锣、铮子、儿马号等线腔专用乐器与阮、笛子、琵琶、扬琴等乐器组成的小乐队进行伴奏,为观众呈现了优美动听、细腻婉转且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
下半场为观众呈现的是四首胡琴与乐队的大型作品。第一首是京剧与乐队作品《白蛇传组曲》(节选),担任京胡演奏的是京胡演奏家、中国戏曲学院王彩云教授。乐曲吸收了同名京剧的情节和曲调,以京胡与乐队的交响组曲的形式创作了“游湖相爱”“端阳惊变”“水漫金山”“断桥情愫”“倒塔团圆”五段故事,本场音乐会上演奏的是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在第一乐章中王彩云教授以委婉缠绵的演奏,道出了白娘子和许仙那切切的眷恋和绵绵的情思,给人们留下了无限遐想;在第三乐章的演奏中,王彩云教授用巧妙的演奏手法展现出诙谐风趣的情绪,也以高超的演奏技艺展现出紧张激烈的战争氛围,倾心呈现出了乐曲的故事性和可听性。
下半场的第二首乐曲是由板胡演奏家、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副主任牛长虹教授首演的作品《气贯长虹》。作曲家王啸冰运用河南豫剧传统曲牌《高山流水》为素材,用极其生动和富有表现力的演奏表达了英雄之气概、大义之凛然、精神之奋袂。牛长虹教授的演奏亦兼具细腻淳朴与恢弘大气,将乐曲的豪壮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登场的便是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宋飞,她与乐队联袂带来的是由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关乃忠先生创作的二胡协奏曲《山河颂》。这首协奏曲分别以“山”“河”“颂”命名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山》:山不在高而在于它的巍然屹立,令人仰望。表达“我爱山,更爱山中的那些与世无争的山民,他们的喜悦和欢乐时时的感动着我”的意涵;第二乐章《河》:上善若水,点点滴水汇成小溪,条条小溪汇成江河。穿山越谷流入大海,滋润大地造福万民;第三乐章《颂》:飞快的节奏,昂扬的旋律象征着民族的腾飞。而倒影镜像的徐缓旋律也许是在反思,爱永远是人们的追求,只有它才是永恒。
这是一首极具中华文化意味和时代属性的作品,也是一首极具可听性的作品,在宋飞教授的演奏中,观众们可以感受天地、感受自然,也好像能够回溯历史、展望未来,跟随着乐曲一起激荡心中的爱与梦想。
音乐会的最后一首乐曲是由宋飞教授、牛长虹教授、王彩云教授携手北京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队共同带来的《我的祖国》,乐曲由刘炽先生创作,由青年作曲家、指挥家曲大卫改编,担任下半场乐队指挥的是著名指挥家、北京民族乐团驻团指挥张鸣先生。
在乐曲的演奏中,三种胡琴以各自独特的音色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篇对祖国的赞美诗,以音乐诉说着生活的美好和对祖国的爱,让音乐会在激昂而又温暖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本场“四海弦风——胡琴名家专场音乐会”是在“戏乐共生”的背景下,通过展示胡琴专业的艺术成就和教学成果,表明其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如何通过胡琴作品的创作、演奏和传播,形成一个戏与乐“交辉共荣”、富有生命力的艺术生态。在师生同台展示的音乐会中,多种胡琴在舞台上的齐奏、合奏、独奏与协奏,不仅展现出演奏技艺的传承,更能透过对传统曲目、新创作品的内涵理解与表演实践,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勃勃生机。这当是我院胡琴专业师资力量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期待着这些有着丰厚民族音乐历史文化积淀的二胡、京胡、软弓京胡、板胡、皮弦胡,通过更多的舞台展示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和熟知,同时使这些民族拉弦乐器在胡琴名家们的精彩演绎之下,透过传统曲目与多种戏曲元素风格的新编创作品,展现更浓郁的风姿与韵味,继续焕发着勃勃的生机。